您的位置>網站首頁>報恩講堂> 紹述祖德 > 印光大師 >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現在選擇: 《請先點播集數》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1991.2 啟講於 美國舊金山大覺蓮社 / 編號:20-004 / 共 8 集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下載BT種子 (影音、文字、教材、或從FTP)
 

 

 
   

  
會自動播放首集,也可自由選擇底下的集數收看、收聽或下載。若播放不順,請手動選擇主機,下拉可以看到主機選項,英文字代表地區縮寫;選好主機,再點選下方表格的集數的小圖,即會播放在上方視頻區。點文字檔編號會詢問doc或pdf兩種格式,請依需求按「確定」後下載,閱讀pdf可能需要安裝adobe reader軟體。無法閱讀請看此

宣講
日期
講演文字
mp3
點播
1991.2

第1集:【20-004-0001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印光本一無知無識之粥飯僧。只會念幾句佛。雖虛度光陰七十餘年。但于佛法,實無徹底之研究。】
【此次法會之目的。為護國息災。但如何方能達此目的。余以為根本方法。在于念佛。】
【念佛法門。雖為求生淨土。了脫生死而設。但其消除業障之力。實亦極其鉅大。】
【而真正念佛之人。必先要閑邪存誠。敦倫盡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尤需明白因果。自行化他。】
【故念佛之人。需注意教育其子女。使為好人。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果能盡人如此。則災難自消。國家亦可以長保治平矣。】
【念佛法門。根本妙諦。在於淨土三經。而華嚴經中普賢行願品所示。尤為根本不可缺乏之行願。】
【蓋善財以十信滿心。參德雲比丘。即教以念佛法門。得入初住。】
【分證佛果。從此歷參五十餘位善知識。隨聞隨證。自二住以至十地。歷四十位。】
【然後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勸進善財。及華藏海眾。一致進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故知念佛法門。始自凡夫。亦可得入。】
【終至等覺。亦不能超出其外。】
【實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
【故得九界同歸。十方共贊。千經俱闡。萬論均宣也。】
【再者。今人好言禪淨雙修。究之所謂雙修者。乃是看念佛的是誰。此仍重在參究。與淨土宗之生信。發願。求往生。迥然兩事。】
【又禪宗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者。是指親見當人即心本具之佛性而言。】
【密宗所謂即身成佛者。亦以即身了生死為成佛。若遽認以為能成萬德具足。福慧圓滿之佛。則大錯大錯。】
【蓋禪家之見性成佛。乃是大徹大悟地位。需能斷盡三界內之見思二惑。方能了脫生死。】
【密宗之即身成佛。則僅初到了生死地位而已。此在小乘。阿羅漢亦了生死。而圓教之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即了生死。】
【七信。與阿羅漢了生死雖同。其神通道力。則大相懸殊。】
【八九十信。破塵沙惑。至十信後心。破一品無明。證一品三德祕藏。而入初住。是為法身大士。】
【歷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方入佛位。】
【其歷程有如此之遠。豈一蹴即可驟至者。修淨土者。既生西方。即了生死。亦是即身成佛。】
【但淨宗不作僭分之說。而與禪宗之純仗自力。較其難易。則有天壤之別。尚望與會諸君。三復斯旨。】


下載
1991.2

第2集:【20-004-0002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昨日講淨土法門。今天講護國息災法會之意義。欲言護國息災。先要知國如何護。災如何息。我謂欲達此目的。有二種辦法。一是臨時。一是平時。】
【茹素念佛。以求護國息災。誠有無限之功德。即臨時謙敬而求護息。亦有相當之效力。不過仍以平素大眾能護息為好。蓋平素若大眾茹素念佛。願力相繼。則邪氣消而正氣長。人人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古書有云。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余以為今日欲言治國。需標本兼治。兼治之法。莫善于先能念佛力善。戒殺吃素。且能深明三世因果之理。】
【何謂苦因。貪瞋痴三毒是。】
【何謂善因。濟人利物是。若人人能明此因果之理。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災禍自無從起矣。】
【唯以今人不明因果之理。故多私欲填胸。無惡不作。只知有己。不知有人。】
【佛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如今生所作所為皆是惡事。來世安能免受惡果。若今生所作所為皆是善事。來生何患不得善果。】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如何乃為究竟法。念佛求生西方。了脫生死。並需閑邪存誠。敦倫盡分。】
【則不但國運可轉。災難亦可消。】
【若盡人能發信心。又能行善。亦何災不可消哉。】
【故為父母者。於其子女幼小時。當即教以因果報應之理。敦倫盡分之道。否則及其長大。習性已成。即難為力。】
【尤重者。是在胎教。孕婦果能茹素念佛。行善去惡。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身不行惡事。口不出惡言。使兒在胎中即稟受正氣。則天性精純。生後再加教化。無有不可成為善人者。】
【昔周太姜。太任。太姒。相夫教子之淑德懿行。竟基成周朝八百年之王業。即其先範。】
【故印光常謂。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
【故知治國平天下之要道。在於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母實任其多半。】
【故我望一切大眾。能從今日起。皆注意戒殺茹素。並勸自己之父母。子女。及親友。共同茹素。要知此亦是護國息災之根本方法也。】


下載
1991.2

第3集:【20-004-0003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因果報應。彰明顯著。如響應聲。如影隨形。絲毫不爽。如此一班貪狠者。能弗悟乎。】
【若一班凡庸。安可自蒙。而不篤信因果。自誤誤人。自害害人。今人皆但看目前。不顧後世。好佔便宜。不願吃虧。】
【耳濡目染。相習成風。而社會風俗。亦遂因之日益險惡。爭奪以起。大亂以興。殺人盈城盈野。而目不為瞬。心不為顫。無非由此故也。】
【且殺人者。殘忍惡毒。不以為可悲可憐。反或自矜其功。而他人亦為交相贊歎。】
【甚至有殺父母。尊親。反自以為大義滅親者。】
【禍變至此。天理絕。人道滅。不僅道德喪亡。抑將浩劫無已。故現在欲救護國家。應從根本做起。根本為何。即確信因果是。如果洞明因果之理。而又能篤信力行。則世道人心自可挽回。余以為舉世所有宗教哲學。無如佛教之精奧易行者。】
【不知正心誠意。必由致知格物而來。】
【彼以致知為推極吾之知識。以格物為窮盡天下事物之理。】
【而不知物乃心中私欲。】
【因有私欲障庇自心。故本具真知。無由顯現。能格除私欲。則其本具之真知自顯。真知顯。而即意誠心正矣。正心誠意。雖愚夫愚婦一字不識者。亦做得到。】
【孔子以德不修。學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為憂】
【年已七十。尚欲天假數年。以期學易而免大過。】
【因果昭彰。絲毫不爽。若己身有災。無人為助。果能稱念聖號。】
【亦定蒙佛菩薩冥加祐護。余是一貧僧。素無積蓄。凡在家弟子有所播施。皆用以印刷經書。今挪出一千元。以為援綏之唱。蓋惟能賑人災。方能息己之災。】
【甚望大家大發信心。【秉乾為大父。坤為大母之德。存民吾同胞。物吾同與之仁。凡在天地間者。皆愛憐之。護育之。視之如己。】
【更能以因果報應。念佛求生西方之道勸化之。倘盡人能實行此。則國不期護而自護。災不期息而自息矣。】


下載
1991.2

第4集:【20-004-0004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本會是護國息災法會。余以為但息刀兵水火之災。尚非究竟。】
【需并息生死煩惱之災。】
【吾人昧己法身。斷佛慧命。可悲可痛。較之色身被禍。何止重百千萬倍。】
【故必能護持法身慧命。斷生死煩惱。方算盡息災之能事。】
【佛教大綱。不外五宗。五宗者。即律。教。禪。密。淨是。】
【律為佛法根本。嚴持淨戒。以期三業清淨。一性圓明。】
【五蘊皆空。諸苦皆度。】
【教乃依教修觀。離指見月。徹悟當人本具佛性。見性成佛。】
【然此但指其見自性天真之佛。為成佛。】
【非即成證菩提道之佛也。】
【密以三密加持。轉識成智。名為即身成佛。】
【此亦但取即身了生死為成佛。非成福慧圓滿之佛也。】
【此三宗。均可攝之于禪。以其氣分相同故。以是佛法修持之要。實僅禪淨二門。】
【禪則專仗自力。非宿根成熟者。不能得其實益。】
【淨則兼仗佛力。凡具真信願行者。皆可帶業往生。其間難易。相去天淵。】
【故宋初。永明延壽禪師。以古佛身示現世間。】
【圓修萬行。日行一百八件佛事。夜往別峰。行道念佛。】
【深恐後世學者不明宗要。特作一四料簡偈。俾知所趨。其偈曰。】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此八十字。乃如來一代時教之綱要。學者即生了脫之玄謨。】
【何謂禪。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門。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宗門語不說破。令人參而自得。故其言如此。】
【實即無能無所。即寂即照之離念靈知。純真心體也。】
【淨土者。即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而言。】
【有禪者。即參究力極。念寂情亡。】
【徹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明心見性也。】
【有淨土者。即實行發菩提心。】
【倘參禪未悟。或悟而未徹。皆不得名為有禪。】
【倘念佛偏執唯心。而無信願。或有信願。而不親切。皆不得名為有淨土。】
【至于雖修淨土。心念塵勞。或求人天福報。或求來生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弘揚佛法。教化眾生者。皆不得名為修淨土人。】
【不知真旨者。每謂參禪便為有禪。念佛便為有淨土。自誤誤人。害豈有極。】
【其第一偈云。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者。】
【蓋以其人既能徹悟禪宗。明心見性。】
【又復深入經藏。】
【即令有所證。尚未斷盡煩惱。自難出離生死。至如唐之圓澤禪師。則已能知過去未來。而尚不能了。況但去得好者。豈能即了之乎。】


下載
1991.2

第5集:【20-004-0005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契理契機。至頓至圓。洵為當今之唯一無上法門。】
【隋天台智者大師。著觀無量壽佛經疏。立六即佛義。以對治自甘墮落及妄自尊大之病根。其說甚精。學者不可不知。】
【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觀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證即佛。六。究竟即佛也。】
【六。以明階級淺深。即。則明當體就是。】
【理即佛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雖背覺合塵。】
【輪迴三途六道。而其佛性功德。仍自具足。故名理即佛。以此心之理體即是佛也。】
【名字即佛者。或從善知識。或從經典。聞知即心本具。寂照圓融。不生不滅之佛性。于名字中。通達瞭解。知一切法皆為佛法。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所謂聞佛性名字。即得瞭解佛法者。是也。】
【觀行即佛者。依教修觀。即圓教五品之外凡位。】
【一隨喜品。】
【二讀誦品。讀誦法華。及諸大乘經典。】
【三講說品。】
【四兼行六度品。】
【正行六度。而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觀行轉勝者。】
【相似即佛者。謂相似解發。】
【即圓教十信之內凡位也。】
【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
【分證即佛者。于十信後心。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證法身。是為法身大士。】
【究竟即佛者。從等覺。再破一分無明。】
【則真窮惑盡。福慧圓滿。】
【徹證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入妙覺位。而成無上菩提道矣。】
【佛既徹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心。見一切眾生。與佛無二。故于怨于親。皆為說法。令得度脫。雖是極其惡逆不信之人。亦無一念棄捨之心。因見彼是未成之佛故也。】
【至於此次皈依弟子之供養。決定全作為賑災之用。印光絕不取用分文。蓋我是一孤僧。既無廟宇。又無徒弟。除衣食外。留錢無用。一旦命終。火化之後。骨燼投入大海了事。亦無需造塔。及作任何紀念也。】
【且此皈依之事。最初我本不允。亦以屈文六居士。】

【圓瑛法師之惇勸。謂諸發心者求法情殷。為滿彼等之願。情不可卻。故為允可。余素輕視金錢。不似他人。每名弟子需出香敬若干。始準備皈依。余則即無錢亦可皈依。只要其能誠敬修持耳。】

下載
1991.2

第6集:【20-004-0006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世人執空執有。妄生己見。故迷而不覺。世尊設教。欲令眾生破此二見。故特設一念佛法門。俾其從有而悟空。得空而仍不廢有。則空有二法。互相資助。得益乃大。】
【況兼仗彌陀願力。故其力用。超過一切法門。而為一切法門之所歸宿也。】
【世有一種下劣知見之人。教以念佛求生西方。則曰。我等業力凡夫。何敢望生西方。但求不失人身。即足矣。】
【此種知見。由不知眾生心性。與諸佛之心性。一如無二。但因諸佛修德至極。性德圓彰。】
【眾生則但具性德。不能修德。即有所修。亦多悖性而修。反增迷悖之故。】
【究論佛法大義。不出真俗二諦。真諦。一法不立。即聖智所見之實體。俗諦。萬法圓彰。即法門所修之行相也。】
【學佛之人。必須真俗圓融。一道齊行。】
【今為求其易解故。特說一喻。真如法性之本體。譬如大圓寶鏡。空空洞洞。了無一物。而胡人來。則胡人現。漢人來。則漢人現。】
【胡漢俱來。則亦俱現。正當空空洞洞。了無一物時。不妨胡來胡現。漢來漢現。】
【正當胡來胡現。漢來漢現時。仍然空空洞洞。了無一物。】
【禪宗多主真諦。即在萬行圓彰處。指其一法不立。】
【淨宗多主俗諦。即在一法不立處。指其萬行圓彰。】
【明理智士。自無偏執。否則寧可執有。不可著空。】
【吾人念佛。先從有念而起。】
【念至念寂情亡時。則既無能念之我。亦無所念之佛。而復字字句句。歷歷分明。不錯不亂。】
【即所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也。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正念佛時。了無起心念佛之情念。】
【雖無起心念佛之情念。而復歷歷明明。相續而念。】【但此功夫。非初心者所能遽得。】
【古之禪德。多有禮拜持誦。不惜身命。如救頭然者。】
【故永明延壽禪師。日課一百零八種佛事。夜往別峰。行道念佛。況後世學者。可不重事修。】
【必能徹悟一法不立之理體。力行萬行圓修之事功。方是空有圓融之中道。】
【蓮池大師云。著事而念能相續。不虛入品之功。】
【執理而心實未通。難免落空之禍。】
【故吾人學佛。必須即事而成理。即理而成事。理事圓融。空有不二。始可圓成三昧。了脫生死。】
【一心念佛。從事而顯理。顯理而仍注于事。方有所得。】
【如等覺菩薩。尚以十大願王。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
【今以凡夫。而乃不自量。妄視念佛為小乘。不足修持。則將來能免入阿鼻地獄乎。】
【又念佛人。要各盡己分。不違世間倫理。】
【所謂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若不孝父母。不教子女。是乃佛法中之罪人。如此而欲得佛感應加被。斷無是理。】
【故學佛者。必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己立立人。自利利他。各盡己分。以身率物。】
【廣修六度萬行。以為同仁軌範。須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亦在六度萬行之中。】

【佛法中亦有不可思議。而可思議者。有可思議而不可思議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可概以常情測度之也。】

下載
1991.2

第7集:【20-004-0007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法會今日圓滿。七日之期。瞬息已去。但法會雖已滿,護國息災之任。吾人皆當盡此報身以為之。非至盡人吃素念佛。往生西方。不能謂為究竟之圓滿也。】
【現世學佛之人。多有自謂我已開悟。我是菩薩。我已得神通。以致貽誤多人者。】
【一旦閻老見喚。臨命終時。求生不得。痛苦而死。難免入阿鼻地獄。】
【此種好高騖勝。自欺欺人之惡派。切弗染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至戒至戒。】
【殺盜淫等。固為重罪。【但猶人皆知其所為不善。不至人盡為之。故其罪尚少。】
【若不自量。犯大妄語。未得謂得。未證謂證。】
【引諸無知之輩。各相效尤。壞亂佛法。疑誤眾生。則其罪之重。不可形容。】
【修行之人。必須韜光隱德。披露罪過。】
【倘事虛張聲勢。假裝場面。縱有修行。亦已被此虛驕之心喪失大半。】
【故佛特以妄語列為根本戒者。即以防護其虛偽之心。庶可真修實證也。】
【是以修行之人。不可向他人誇說自己功夫。如因不甚明瞭。求善知識開示印證。自可據實直陳。但不可自矜而過說。亦不必自謙而少說。要按真實情況而說。方是真佛弟子。方能日有進益也。】
【六祖惠能禪師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是知世間一切事物。均為佛法。】
【吾人舉心動念。都要瞭瞭明明。不可為妄念所迷。】
【若能回光返照。】
【發揮原有佛性。不自欺欺人。】
【明禮義。知廉恥。則根本既立。無復悖理亂德之行。而災患自息矣。】
【學佛之人。最要各盡其分。即可有廉有恥。如父慈子孝。兄愛弟敬。皆當努力行之。】
【大學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上明字。即是克己復禮之修省。下明德二字。即是意誠。心正。身修。家齊之懿德。】
【且佛法之教人。在于對治人之煩惱習氣。故有戒定慧三學。以為根本。】
【蓋以戒束身。則悖德乖禮之事不敢作。無益有損之語不敢出。】
【由戒生定。則心中紛擾妄亂之雜念漸息。糊塗惛憒之妄為自止。因定發慧。則正智開發。煩惑消滅。進行經世出世諸善法。無一不合乎中道矣。】
【戒定慧三。皆是修德。皆由正智親見之心體。是即明德。此之明德。在中庸則為誠。誠。即淳真無妄。】
【明德。即離念靈知。誠與明德。皆屬性德。由有克己修省之修持。性德方彰。】
【故佛之教人戒殺。放生。吃素。念佛者。其孝慈實可謂無盡也。】
【又有一類人說。我之食牛羊雞鴨等肉。為欲度脫彼等也。此說不但顯教無。即密宗亦無之。】
【若果有濟顛僧之神通。亦未為不可。否則邪說誤人。自取罪過。極無廉恥之輩。乃敢作是說耳。】
【夫彼既能以殺為度。則最尊者父母。最愛者妻子。何不先殺其父母妻子食之。以度之乎。其荒誕可不復言矣。】
【南梁時。蜀青城山。有僧名道香。具大神力。祕而不泄。】
【該山年有例會。屆時眾皆大嚼大喝。殺生無數。道香屢勸不聽。】
【是年。乃于山門外掘一大坑。謂眾曰。汝等既得飽。亦分我一杯羹。何如。于是道香亦大醉飽。令人扶至坑前大吐。所食之物。飛者飛去。走者走去。魚蝦水族。吐滿一坑。眾皆驚服。遂永戒殺生。道香旋因聞誌公之語。當即化去。】
【須知世之沉潛不露者。一旦顯示神通。每即去世示寂。以免又增煩惱。】
【否則需如濟公之裝痴詐顛。令人莫測其妙。乃可耳。】
【學佛者。務要去人我之見。己立立人。自利利他。然後方可言入道。】
【念佛之人。亦弗自仗聰明智慧。皆須拋於東洋大海之外。不然。每為所誤。自貽伊戚。蓋以其知見雜而不一之故。反不如一班愚夫愚婦之念佛。正心誠意而受益甚大。故念佛一法。最好學鄉愚。老實行持為要。俗言聰明反被聰明誤。不可不懼也。】
【如雲南保山縣皈依弟子。鄭伯純之妻。長齋念佛多年。其長子慧洪。于前二年死。鄭妻。以愛子故。服毒。了無苦相。端坐念佛而逝。且死後面色光潤。驚動一方。】
【端坐念佛而逝。雖無病而死。尚甚不易。況因服毒而死。能現此相。若非已得三昧。毒不能毒。能有此乎。但服毒自殺。為佛法所禁。切弗效尤。亦不可輕試。聽講者宜戒之。】
【宋楊傑。字次公。號無為子。參天衣義懷禪師。大悟。後丁母憂。臨終說偈曰。生亦無可戀。死亦無可捨。太虛空中。之乎者也。將錯就錯。西方極樂。】
【楊公大悟後。歸心淨土。極力提倡。至其臨終。謂生死。于真性中。猶如空華。以尚未能證真性。故不得不求生西方以證之。將錯就錯者。若既徹證真性。則不必再生西方。求生。尚是一錯。但未證。則不可不求生西方。故曰將錯就錯。西方極樂。】
【蓮池大師往生集。于楊公傳後。贊曰。吾願天下聰明才士。皆能成就此一錯也。此可謂真大聰明。而不被聰明誤者。】
【而人生朝露。無常一到。萬事皆休。是以欲求離苦得樂者。當及時努力念佛。求佛加被。】
【臨終往生。一登彼土。永不退轉。花開見佛。得證無生。方不辜負得聞此法而信受之也。唯願大眾精進行持。是所至盼。】


下載
1991.2

第8集:【20-004-0008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

【今日為汝等皈依三寶之日。汝等既已皈依。當洞明三皈五戒之道理。茲為汝等述之。】
【汝等為何要皈依三寶。我想總不外欲求生西方。了脫生死而已。】
【如何方能到達此等地步。即須從皈依三寶為始。】
【所謂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能皈依三寶。真實修持。才得了脫生死。往生西方。】
【且所謂三寶者。有自性及住持二種。】
【佛者。覺悟之義。自性佛者。乃即心本具。離念靈知之真如佛性也。】
【法者。軌範之義。自性法者。乃即心本具。道德仁義之懿範也。】
【僧者。清淨之義。自性僧者。乃即心本具。清淨無染之淨行也。】
【住持三寶者。釋迦牟尼佛在世。則是佛寶。所有範金。合土。木雕。彩畫之佛像。】
【佛所說離欲清淨諸法。凡三藏十二部諸經典。皆為法寶。】
【出家受具。修持清淨行者。皆為僧寶。】
【歸者。歸投。如水歸海。如客歸家。依者。依託。如子依母。如渡依舟。】
【人在生死大海之中。若不依歸自性三寶。與住持三寶。則即無法可出此大苦。】
【若肯發志誠心。皈依三寶。如法修行。則即可出生死苦海。了脫生死矣。】
【世事紛擾。煩惱萬端。處此生死大海。眾生皆當以三寶為船。既得皈依。鼓櫂揚帆。不懈不退。自能徑登彼岸。永臻安樂。】
【既皈依佛。當以佛為師。自今以始。至于命終。虔誠敬禮。一息不容稍懈。再不可皈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
【既皈依法。當以法為師。自今至終。不可再皈依外道典籍。】
【既皈依僧。當以僧為師。】
【若既皈依三寶。而仍信仰外道。尊奉邪魔鬼神。則雖常日念佛修持。亦難得真實利益。以邪正不分。決無了生死希望之故。其各凜之。】
【再則須知所謂皈依者。乃皈依一切佛法僧三寶。】
【例如今日各位來皈依。我不過代表三寶。授證三皈。並非皈依我一人。】
【每見僧俗有誤解皈依意義者。在家人則曰。我皈依某法師。出家人則曰。某是我皈依弟子。遺大取小。廢公為私。可悲可嘆。】


下載

分頁顯示: 第 1 頁 / 總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