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站首頁>報恩講堂> 四十華嚴 > 海雲 > 華嚴經行願品海雲比丘章(有字幕)
現在選擇: 《現在播出 : 0001》
 
華嚴經行願品海雲比丘章(有字幕)
1997.5 啟講於 台灣華藏講堂 / 編號:12-014 / 共 13 集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卷三 ◎海雲比丘章
◎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卷三 ◎海雲比丘章科判
下載BT種子 (影音、文字、教材、或從FTP)
 

  海雲比丘,前面已經介紹過了,他在這一會上,代表圓教二住菩薩。二住叫『治地住』。「治地住」是什麼意思?清涼大師給我們解釋,是說『常隨空心,淨治八萬四千法門,清淨潔白。練治心地』,所以叫做「治地」。這個解釋很簡單,可是意思卻又相當的深廣。你看菩薩常隨空心,「隨」就是隨順的意思,「常」是永恆沒有間斷。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面有「常隨佛學」,有「恆順眾生」,這個「常隨」有這兩個意思,可是要緊的是要隨「空心」。「空心」給諸位說是真心。大乘經上常講的真如、自性、本性,跟「空心」都是一個意思。為什麼說是「空心」?真心離念,離一切妄念。凡是有念都是妄念,也就是說,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那個心就是「空心」,就是真心。

  說它做「空心」,也不是沒有道理。你看世尊在楞嚴會上,阿難尊者很聰明。《楞嚴經》一開端,世尊就叫阿難,這個心在那裡?你說說,我聽聽。心在什麼地方?阿難很靈巧,說了七處;我們凡夫大概說不出七處,他有本事說出七處。七處都被世尊否決了,阿難他就慌了,心到底有沒有呢?心決定是有的,但是心決定是了不可得,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曉得。所以佛法裡面常常用「圓」來表法。法輪常轉!輪是個圓。圓有沒有心?一定有心。心在那裡呢?心不可得。但是決定有,而不可得。這是圓的本體,圓就是從這個心而成就的。所以佛在此地講這個「地」,「地」就是心地。地能生萬物,能養萬物。我們離開地就不能生存了,一定要依賴這個地。用這個來比喻,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依心地變現出來的。心地是能變,一切萬法是所變,能變是心,所變的那就是輪相。像那個圓周,能變的是圓心,圓心了不可得。

  所以我們修行,會修行的人,從根本修。我想有不少同修聽過這一句話,特別是在禪宗,宗門講從根本修,教下又何嘗例外!你不從根本,你怎麼會有成就呢?離開根本,決定不能成就。那個成就就是十法界裡面的,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的;這些人不能算是究竟圓滿的成就。真實究竟圓滿的成就,要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一定從根本修。圓初住菩薩就從根本修。

  (節錄自12-14-01 華嚴經行願品海雲比丘章)

 

 
   

  
會自動播放首集,也可自由選擇底下的集數收看、收聽或下載。若播放不順,請手動選擇主機,下拉可以看到主機選項,英文字代表地區縮寫;選好主機,再點選下方表格的集數的小圖,即會播放在上方視頻區。點文字檔編號會詢問doc或pdf兩種格式,請依需求按「確定」後下載,閱讀pdf可能需要安裝adobe reader軟體。無法閱讀請看此

宣講
日期
講演文字
mp3
點播
高畫質影片
點播
1997.5

第1集:【12-014-0001

華嚴經行願品海雲比丘章

【海雲比丘二住章】
【第二海雲比丘寄治地住。謂常隨空心,淨治八萬四千法門,清淨潔白。練治心地,故名治地。文具六段。】
【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聞善知識教,一心正念。】
【隨順思惟,所有智慧光明門。隨順通達所有甚深解脫門。隨順憶持所有自在三昧門。隨順敬奉所有清淨教海門。隨順觀察所見諸佛威德門。隨順欣樂所見諸佛住處門。隨順解了所見諸佛軌則門。隨順思念所見諸佛出現門。隨順趣入所見諸佛法界門。隨順安住所見諸佛境界門。】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
【先依教正觀,此明溫故。後趣求後友,意欲知新。】
【又前學而能思。後即思而能學。】
【趣求後友】
【然思前猶屬前會。】
【謂上來親近善友,次聽聞正法,今正念思惟,及如說修行,即是涅槃二十五中四近因緣。】
【今以前義屬後進趣,後義屬於前友指來,互為鉤鎖,主伴交參。故從會判,屬於後耳。下皆準此。】
【初句為總。】
【謂聞善友教,一心正念。】
【後隨順思惟下。】
【十句為別。】
【舊經十句皆云正念觀察。】
【謂不沈不舉,寂照雙流。】
【其別句內】
【隨順則通。其思惟等隨當句中所宜各異。謂智光明宜言思惟。其解脫門須通達等。言隨順者,隨順事理皆無違故。】
【一即思前觀境自在等。】
【二即達前作用解脫。】
【即持前一行三昧,亦推勝中諸三昧門。】
【敬前聞佛說法。】
【即觀前所見諸佛。】
【即樂前十方住處。】
【即了前壽命神通等。】
【見前佛成正覺。】
【入前所詮法界。謂一行三昧所觀之佛同法界故。】
【通住前諸佛境界。】
【漸次南行,向海門國。】


下載

下載
1997.5

第2集:【12-014-0002

華嚴經行願品海雲比丘章

【詣海雲比丘所,頂禮雙足,繞無數匝,於前合掌。】
【見敬諮問。】
【先見敬。】
【諮問。】
【白言,聖者】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入甚深最上智海。】
【欲入甚深最上智海。】
【而未知菩薩云何能具菩薩行,長養菩提種。】
【云何能捨凡夫家,生於如來家。】
【云何能度生死海,入佛智慧海。】
【云何能離凡愚地,入佛最勝地。】
【云何能斷生死流,入佛淨行流。】
【云何能壞生死輪,成就大願輪。】
【大願輪者,盡眾生界窮無際故。眾生界盡,大願方終,故對生死,以立輪稱。】
【云何能滅魔境界,顯示佛境界。】
【云何能竭愛欲海,增長大悲海。】
【云何能閉三塗八難門,開人天涅槃門。】
【云何能出三有繫縛城,入種智解脫城。】
【云何能棄捨一切珍玩資具,饒益攝受一切眾生。】
【唯願慈哀,為我宣說。】
【第三時海雲下】
【稱讚授法。】
【時海雲比丘告善財言,善男子,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耶。】
【初友本問。】
【以發心者難可得故。】
【若不發心,非法器故。】
【善財言,唯】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正讚發心。】


下載

下載
1997.5

第3集:【12-014-0003

華嚴經行願品海雲比丘章

【海雲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發菩提心者不可得聞,何況自能深心發趣。】
【標讚。】
【釋讚。】
【善男子,若諸眾生未曾修種深固善根,則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因緣難具故,發者為希。】
【順說。】
【今初亦二。】
【先反說。】
【是故菩薩要得平等無礙境界普門善根光明照故。】
【近友為緣,餘皆是因。】
【即宿植普賢無礙法門成種姓故。】
【要得真實巧方便藏正道三昧光明照故。】
【得真如三昧智光】
【了心實性】
【不住了相】
【名巧方便。】
【知心含藏一切功德,故稱為藏。】
【是為直心,故云正道。】
【得此光明,能真發心。】
【要得積集功德海藏廣大福聚莊嚴身故。】
【要得增長種種白法念念出生無休息故。】
【要能供事真善知識諮問法要無疲厭故。】
【要捨慳吝無所藏積,於身命財無愛著故。】
【要離憍慢,心無高下,安住不動如大地故。】
【要恆慈愍隨順眾生平等饒益無違逆故。】
【要處生死,於惡趣中度苦眾生,心不捨故。】
【要恆觀察如來境界。欣求修習至究竟故。】
【要恆利益安樂一切諸眾生故。】
【如是乃能發菩提心。】


下載

下載
1997.5

第4集:【12-014-0004

華嚴經行願品海雲比丘章

【發菩提心者,所謂拔濟苦惱諸眾生故,發大悲心。】
【發心相勝故。即正顯示菩提心相。亦當教其發菩提心。】
【先別。後結。】
【今初。有十一句。】
【亦是三心,亦四弘心。】
【初五】
【誓斷煩惱】
【捨執著故。】
【次二】
【學法門。】
【成色身。】
【寂諸障。】
【成就一切總智。】
【此中諸句皆順梵本。】
【又此十心多同治地】
【恐繁不會。】
【發大慈心,平等福祐諸眾生故。】
【發安樂心,除滅眾生諸苦蘊故。】
【發饒益心,為息眾生不善心故。】
【發哀愍心,救護怖畏諸眾生故。】
【發無著心,捨離執著障礙法故。】
【發廣大心,普遍法界諸佛剎故。】
【等虛空界無不往故,發無邊心。】
【發無垢心,見一切佛妙色身故。】
【觀三世法智無盡故,發清淨心。】
【為欲普入一切智智甚深海故,發大智心。】
【發如是等種種心故,是名菩薩發菩提心。】


下載

下載
1997.5

第5集:【12-014-0005

華嚴經行願品海雲比丘章

【第二善男子我初止住】
【下】
【正授法要。】
【稱讚授法】
【讚法器】
【謂觀法海睹佛聞法。次前念佛明聽法者。法為良藥,勸物弘傳。故有偈云,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滿三千,若不傳法利眾生,畢竟無能申報者。】
【又表此位勝進之中】
【誦習多聞等是所尚故。】
【一正明修觀。二觀成利益。】
【善男子,我初止住此海門國十有二年,常以十事觀察大海而為境界。】
【總標時分。】
【二順顯觀修。】
【反以結歎。】
【言十二年者,一紀已周,過十千劫,已入第二治地住故。】
【所謂】
【思惟大海寬廣難量。思惟大海深難得底。思惟大海同一鹹味。思惟大海出生眾寶。思惟大海吞納眾流。思惟大海水色差別不可思議。思惟大海種種眾生之所依住。思惟大海容受無量大身眾生。思惟大海能受大雲所雨之雨。思惟大海究竟恆滿無有增減。】
【二所謂下】
【別顯觀修。】
【然海】
【法海】
【智海】
【悲海】
第四【生死海】
【種種不同。】
【準十地經大海十義,即佛智海。】
【十表十地】
【各有所以。今次不同,復有開合及有無異。故依當文大悲海釋。即彼住中發十種心。】
【一利益心】
【利益寬廣故。】
【大悲心,大悲甚深無能測故。】


下載

下載
1997.5

第6集:【12-014-0006

華嚴經行願品海雲比丘章

【思惟大海同一鹹味。思惟大海出生眾寶。思惟大海吞納眾流。】
【安樂心。梵本舊經俱是漸次深廣。】
【始於世樂,種種與故。】
【思惟大海出生眾寶。】
【四安住心。謂惡行眾生,令住善行。善行即是眾寶莊嚴。】
【思惟大海吞納眾流。】
【憐愍心。悉包納故。】
【思惟大海水色差別不可思議。】
【攝受心。】
【種種外道,攝令正信。如多色水,同在海中。】
【如多色水,同在海中。】
【思惟大海種種眾生之所依住。】
【守護心。已發心者皆守護故。是為無量眾生所依。】
【思惟大海容受無量大身眾生。】
【同己心。謂攝菩提大願眾生,取如己身。有菩提願,為大身故。】
【思惟大海能受大雲所雨之雨。】
【師心。】
【謂於大乘道集進趣者,推之如師。師必諮受,如受大雨。】
【思惟大海究竟恆滿無有增減。】
【導師心。謂具功德者,敬之如佛。故湛無增減。】
【以此十心對斯十喻,有如符契,不應妄故。】
【善男子,我復思念世間之中,頗有深廣過此海不。】
【乃至容受常無增減過此海不。】
【三善男子我復下】
【反以結歎。世無過故。】
【前託事顯詮】
【今亡詮求旨。】
【離海更求故。】
【梵本舊經皆唯四句云】
【頗有廣博過此海不,頗有無量過此海不,頗有甚深過此海不,頗有殊特過此海不。】
【一廣,二多,三深,四勝。】
【初二是前第一開出】
【三即第二】
【四即第六。】
【故梵本云頗有種種色者過此海不。】
【以餘六句不出深廣。又餘處容有,故更不牒。】
【撮成四義,結以稱歎。】
【第二善男子我作如是思惟】
【觀成利益。】
【由前忘詮,今此得旨。】
【便睹華開,真佛顯現。】
【善男子,我作如是思惟之時】
【從大海中有大蓮華,眾寶莊嚴欻然出現。】
【以無能勝帝青玻胝迦金剛摩尼王寶為莖。】
【毗瑠璃摩尼王寶為臺。】
【無垢清淨閰浮檀金為葉。】
【隨時芬馥白栴檀香】
【沈水妙寶而為其藏。】
【黃色映徹碼碯寶王以為其鬚。】
【百萬摩尼寶莊嚴網羅布其上。】
【凡所莊校】
【周圓無際。光榮四照,彌覆大海。】
【以上深觀心海悲海,則心華行華自然敷榮。】
【無漏性德,一時顯現。】


下載

下載
1997.5

第7集:【12-014-0007

華嚴經行願品海雲比丘章

【百萬欲天王普雨種種天寶,天華,天鬘,天香,天燒香,天塗香,天末香,天妙衣服,天幢旛蓋,如雲而下。】
【百萬龍王起大香雲,雨眾香水。】
【百萬夜叉王獻以種種珍奇寶藏。】
【百萬羅剎王各以慈心,合掌觀察。】
【百萬乾闥婆王】
【以妙樂音,歌詠讚歎。】
【百萬阿修羅王執持其莖,曲躬而立。】
【百萬迦樓羅王銜諸瓔珞,妙寶繒帶,四面垂下。】
【百萬緊那羅王起饒益心,歡喜愛樂。】
【百萬摩睺羅伽王起清淨心,恭敬禮拜。】
【百萬人王起殷重心,合掌瞻仰。】
【百萬轉輪聖王各以七寶莊嚴供養。】
【百萬梵天王頭頂禮敬。】
【百萬淨居天】
【恭敬合掌。】
【百萬主海神俱時出現,恭敬作禮。】
【百萬主火神各持種種妙寶莊嚴。】
【百萬味光摩尼寶光明普照。】
【百萬淨福摩尼寶布散莊嚴。】
【百萬遍照摩尼寶為清淨藏。】
【百萬離垢藏摩尼寶其光赫弈。】
【百萬吉祥藏摩尼寶放妙光明。】
【百萬妙藏摩尼寶光照無邊。】
【百萬閰浮幢摩尼寶周布行列。】
【百萬不可壞金剛摩尼寶清淨莊嚴。】
【百萬日藏摩尼寶廣大清淨圓光普照。】
【百萬可愛樂摩尼寶顯現眾色,具足莊嚴。】
【百萬心王摩尼寶放雜色光,雨無盡寶。】
【百萬欲天下】
【外相為嚴。】
【舉因顯勝。】
【此大蓮華所有莊嚴】
【皆從如來過去積集出世廣大善根所生。】
【令諸菩薩各於此華信願成滿。】
【普於十方一切世界無不顯現。】


下載

下載
1997.5

第8集:【12-014-0008

華嚴經行願品海雲比丘章

【普於十方一切世界無不顯現。】
【舉因顯勝。】
【令諸菩薩各於此華信願成滿。】
【從如幻觀香王業生,以無生法所莊嚴故。】
【從如夢觀離相法生,以無作法之所印故。】
【從無染著離諍法生,隨境觀察無所著故。】
【恆出妙音,演說如來廣大境界。】
【其聲充滿一切諸佛清淨剎土。】
【假使無數百千億劫,以妙辯才,稱讚此華,功德無盡。】
【善男子,我時於此蓮華之上,見有如來,結跏趺坐。相好具足。形量高廣,上至有頂。】
【善男子我時於此下】
【見正報。謂心行既敷,本覺如來忽然出現。】
【如來所處寶蓮華座不可思議。】
【道場眾會不可思議。】
【圓滿智慧不可思議。】
【圓光照耀不可思議。】
【威儀隨現不可思議。】
【光明熾盛不可思議。】


下載

下載
1997.5

第9集:【12-014-0009

華嚴經行願品海雲比丘章

【諸相隨好不可思議。】
【變現自在】
【神通調伏】
【清淨妙色】
【無見頂相】
【辯才善巧】
【圓音普演】
【無量智力不可思議。】
【清淨無畏不可思議。】
【無礙解智不可思議。】
【憶念彼佛往修本行不可思議。】
【菩提自在】
【法雷震吼不可思議。】
【普門示現】
【種種莊嚴】
【隨其左右見各差別】
【普遍饒益咸令成熟】
【善男子,時彼如來於蓮華上,即伸右手而摩我頂。為我演說普眼法門。】
【所以海中說者】
【大悲性海所流演故。】
【初演說。二受持。三轉授。】
【今初有二。】
【先總標。後別釋。】
【言普眼者,略有五義。】
【一詮普法故。】
【二普詮諸法故。】
【三得此法者一法之中見一切故。】
【四唯是十眼之所見故。】
【五非唯十眼圓明方見】
【能所不異方能見故。】
【是義云何。】
【謂諸緣發見,緣各為根。】
【因沒果中,緣皆號眼。】
【故全色為眼】
【故全色為眼,恆見色而非緣。】
【全眼為色,恆稱見而非我。】
【非我離於情識,非緣遠於尋求。】
【收萬像於目前】
【收萬像於目前,全十方於眼際。是以緣義無盡,隨見見而不窮。物性叵思,應法法而難準。】
【故法普即眼普】
【義通乃見通。】
【體之而寂寂,照之乃重重。】
【斯眼所見,為普眼法門也。】
【別釋普眼之用。】
【顯發一切菩薩諸行。】
【開演一切如來境界。】
【闡揚一切諸佛妙法。】
【光照一切諸佛剎土。】
【圓滿一切諸佛相好。】


下載

下載
1997.5

第10集:【12-014-0010

華嚴經行願品海雲比丘章

【摧伏一切外道邪論。散滅一切諸魔軍眾。】
【能令一切眾生歡喜。】
【調伏一切眾生煩惱。】
【能照一切眾生心行。善了一切眾生根性。】
【能以威力普轉法輪。】
【隨眾生心悉令開悟。】
【我從彼佛得聞於此普眼法門,受持讀誦憶念思惟。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此無盡廣大海藏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乃至少分,尚不可得。何況盡能具足書寫。】
【明受持。】
【先顯所持法多。】
【以是一多互相即入無盡法故。】
【善男子。我於彼佛千二百歲受持如是普眼法門相續不斷】
【別顯持多之相。先標長時。千二百歲,同十二年。】
【別彰能所持相】
【於日日中常以十種陀羅尼門領受記持十無數品】
【所謂以聞持陀羅尼光明,領受無數品。】
【以寂靜門陀羅尼光明,趣入無數品。】
【契本寂智,方能入故。】
【以無邊旋陀羅尼光明,普入無數品。】
【旋轉無量,方能普入。】
【云何旋轉。謂如字輪,旋轉布列。一字之中轉出多義。展轉遞出,名之為旋。】
【智者禪師云】
【從空入假,從假出中,亙觀出入,皆旋轉義。】
【又旋是旋澓,顯是深義。】
【以隨地觀察普遍照耀陀羅尼光明,分別無數品。】
【地地義殊,一時普照,方能分別相用得果。】

下載

下載

分頁顯示: 第 1 頁 / 總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