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要把每一天都看作最後的一天,
天天想到我就要死了,還有什麼事情比念佛重要。

 
 
   
  本期專欄:從祭祖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對世界的貢獻(上)
  本期內容簡介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80)
  印光大師開示:明對治習氣
  倫理道德:不講學,哪來的太平盛世?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20)
  心得交流:eb30919同學的學佛心得
  答疑解惑
  網路講座:淨空老和尚網路首播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2016.10.1 星期六 Vol. 455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中文裡面真正的寶是在於漢字文言文,中國古聖先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理念、方法、經驗和成效都完整的保存在《四庫全書》裡頭。請看本期專欄

  此是指佛經所在之處。前文是說法的人,為人說四句偈。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嚴正聲明Facebook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從祭祖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對世界的貢獻(上)
 
 

  尊敬的主法和尚、各位法師、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大德:大家好!

  今天是二O一六年六月二十四日,由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和中華華藏淨宗學會聯合舉辦祭祖大典暨三時繫念法會,這不僅在英國是第一次,在整個歐洲應該都算是第一次。前來參加的,有全球各地的華人,還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大家一起共襄盛舉,這真是稀有難逢的因緣,也是非常值得慶賀的一件大事。這次的祭祖,不但供奉中國古代三皇五帝、古聖先賢及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的牌位,而且供奉世界各國各族的祖先牌位。因為全球是一家,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所以對於各國各族的祖先,我們都平等的尊敬與祭祀,以感念他們對子孫後代的恩德。

前言:祭祖法會的緣起

  說起這次祭祖法會的緣起,必須回溯到去年五月,那時候,我聽說英國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都在學習中文,很佩服英國政府與人民的高瞻遠矚。所以五月底,參加完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多元宗教和平論壇之後,六月初我就過來訪問英國。希望告訴大家,中文裡面真正的寶是在於漢字文言文,中國古聖先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理念、方法、經驗和成效都完整的保存在《四庫全書》裡頭,只要學會漢字文言文,就能盡情的汲取這些無價的智慧寶藏,為現代人所用。

  就在去年那次訪問英國期間,我結識了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的休斯校長,關於如何推廣漢學教育,我們暢談了三個小時,彼此理念一致。去年八月,休斯校長與兩位同仁一起到香港訪問,參加了我們香港中元祭祖法會,都覺得很歡喜,所以邀請我們到大學裡辦一場祭祖活動,我們答應了。然後我們就考慮到,既然要到英國來辦祭祖,何不多辦幾場?而且要辦大一點的,讓全歐洲各地的華人和各國的友人都能來參加。這就是這次祭祖的緣起。

  英國是一個具有優秀文化傳統的國家,近代出了好幾位偉大的漢學家、哲學家,例如伯特蘭•羅素、湯恩比、李約瑟這些人,他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都有深入的研究與高度的評價。湯恩比博士甚至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這是高度推舉和肯定中華文化儒釋道的教育,必能幫助人類維繫社會的和諧安定與繁榮發展。

祭祖的重大意義

  祭祖是東方文化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目的是表達對祖先的追思與感恩,似乎西方國家也有類似的做法。在香港,我們每年舉行三次大型的祭祖活動,分別在清明、中元、冬至這三個節日,目的是提倡孝道,緬懷老祖宗、古聖先賢傳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積極繼承。《論語》上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認真辦理喪事,深切懷念先祖,社會風氣就會歸於淳厚。這是肯定了祭祖對社會安定和諧的正面作用。希望這次祭祖活動能夠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鑒,為人類和諧與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中國古人教導我們,「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意思是,老人有豐富的人生閱歷、經驗與智慧,聽老人的話沒有害處;如果不聽,往往就會在眼前的事情上吃虧。誰是「老人」?老祖宗是老人,孔孟是老人,孔孟上面還有伏羲、神農等等。傳說伏羲到神農是五百年,神農到黃帝也是五百年,那時候還沒有文字記載。黃帝開始造文字就有記載了,有姓氏可考,黃帝到現在四千五百年,這是可以相信的。那麼這五千五百年之前還有沒有?當然有;如果沒有,我們從哪來的?所以要向上追溯,可以追溯到人類的起源,那就非常早了。即使從炎黃世冑開始算起,所有姓氏應該都是一家人,由於互相通婚,因此其他的族姓統統都有親屬的關係,所以真的是一家人。

  中國人心量大,開口都喜歡講天下,我們在經典當中看到,老祖宗都是胸懷天下,他不只是要造福中國人,還要造福天下人。中國人愛家,對家族的觀念很重;愛族,就是愛宗族,「宗」是同姓的,遇到同姓的人都有親切感;另外還有同鄉,所以同族、同鄉,這些都是基本的團結力量。這種觀念的形成,是因為接受祖宗的教誨,從小就潛移默化。現在我們更進一步強調大家都是地球人,在地球上生長的都是一家人,所以起心動念,我們要為全球一切眾生的福祉著想,這個心量就更大了。

為什麼要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簡單講就是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展開來就是四科(四個科目),也就是五倫,四科第一是五倫: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仁、義、禮、智、信;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孝、悌、忠、信、仁、愛、和、平。再展開就是三教九流,尤其是儒、釋、道這三教,儒家的代表是四書;佛家的代表是《華嚴經》,而《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道家的代表是《老子道德經》。

  為什麼要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論語》一開篇就講:「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學」包括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習」就是篤行。學了之後要不斷的在生活當中落實,就會非常喜悅,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不亦悅乎」也就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人一生當中,求功名富貴不一定求得到,必須命裡有才行,如果命裡沒有就求不到。但是求這個,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一定求得到的,因為這是自性裡頭本來就有的,人人都可以求得,人人都可以成賢、成聖、成佛,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求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落實在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學佛跟學儒的道理是相通的。為什麼要學佛?你看每部佛經,最後都有「皆大歡喜,作禮而去」,學佛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大歡喜。作禮而去,去幹什麼?就是去落實,就能得到大歡喜,真正的法喜充滿。

中國傳統文化總綱——十二個德目

  中國傳統文化開始於倫理,倫理是講人與人的關係,從「父子有親」開始講起,其科目分五類。「父子有親」,親愛,無條件的親愛、真誠的親愛,是父子。「夫婦有別」,別是不同的任務,不同的生理有不同的任務,夫主外,維持家庭經濟生活;婦對內,她最主要的是相夫教子,要把兒女教成聖人、教成賢人、教成君子,是她的任務。「君臣有義」,道義,領導與被領導,講道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條叫「五倫」,人與人的關係不外乎這五種,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都具有父子、夫婦、君臣、長幼、朋友這五種關係,決定不能超越,絕無倫外之人,這五種關係是天然之道。「道」就是自然的,不是人為的,不是某個人制定的,這是宇宙自然運行的規律,就叫做道。

  既然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之後都不是孤立的,注定要與大眾相處,那就要具足「德」,德是講在這五倫關係當中應該怎樣相處,應該如何遵循天然的軌跡。就五倫的起點「父子有親」而言,父子關係是道,這個親就是天然之德,是自自然然的親愛,一切德行都是以這個親愛為起點、為核心,這個概念非常重要。人與人相處,夫婦怎麼相處,領導跟下屬怎麼相處,兄弟怎麼相處,朋友怎麼相處,這些都是屬於德。如果我們能夠順著父子有親的自然規律去相處,去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生活就會幸福美滿;如果違背了這個自然規則,就一定會出麻煩,會有苦難。所以中國萬古不變的教育教什麼?就是教我們要明白這個道,而後順著道而行其德。

  德的具體內容就是五常,「常」就是不可以變更的;後來五常就演變出八德,因此我們常常講「倫常八德」。八德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後來又有一個講法,孝悌忠信、仁愛和平。這兩種講法合併起來就是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德,十二個字是德。只要是人,就都要有這個德行,我們老祖宗千萬年之前,就用這幾個德目教導我們。德行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超越時間、空間。我在全世界,無論在哪裡講到這個道理,都會得到人們的歡喜讚歎。為什麼?因為講到他們心裡去了,這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如果有人呼喚,他們就能省悟過來。

  這就是中國古文化所講的倫常道德,是做人的基礎。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處事待人接物不能違背這十二個字,要與它們相應,性德就顯現。修德就是把跟倫理道德不相應的妄想習氣放下,性德就現前。可見,中國老祖宗千萬年教學的總綱領、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這十二個字,這十二個字是要真的做到,你過的是天人的快樂生活;如果你能看破放下,過的是佛菩薩的生活,哪有不快樂、不自在的道理!

  【孝】

  孝是中華文化的根,像一棵大樹一樣,它是根。中國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孔子說,「夫孝,德之本也」,孝是道德的根本,是自性的第一德。孝包含著自性的萬德萬能,所以一個人德行的啟發一定從孝下手,盡孝就是自性性德的圓滿流露。一個人如果沒有孝行,做再多的善事都是假的,就像花瓶裡插的花,插得很多、很美,但是沒有根,幾天就枯死了。所以孝最為重要。

  「孝」是會意字,在中國文字上,上面是個「老」字,下面是「子」字,兩個字合成一個字,這是指上一代與下一代是一體的。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明白這個道理,才了解為什麼要祭祀祖先,為什麼要慎終追遠?因為祖先跟後代是一個整體,不能分割的。推廣而言,孝就是佛法裡所說的「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宇宙一切萬物和我們自身是一體,整個宇宙萬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正如莊子所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如果我們看待一切眾生,「事諸父,如事父」,遇到年齡跟父母差不多的人,都要把他們看作是自己父母一樣的恭敬孝順;遇到年齡跟自己兒女差不多的孩子,都看作是自己的子女。到什麼時候才知道真的是一體?到了明心見性,真相大白,才知道原來愛人就是愛自己。

  中國傳統教育就起源於孝。譬如嬰兒,他不會說話,沒有人教他,他無條件愛父母、信任父母,父母也無條件的愛他。古聖先賢看到這種父子的親愛是天下最寶貴的德行,就想到怎樣才能使這種親愛永恆保持不變,這就有了教育,這稱為孝道,是一切人倫的根本,中國人的教育就是教孝。只要人對父母的愛心永恆不變,他就會愛兄弟、愛妻子、愛親戚、愛鄰里鄉黨、愛朋友,忠君愛國,乃至能夠為眾生而犧牲自己,全都是孝道教育的成就。

  【悌】

  敬是中華文化的本,本是一棵樹的主幹,所有枝幹都從它而生。把孝落實在奉事兄長上就稱之為「悌」,悌是要尊重、敬愛年齡比我大的兄長。兄弟和睦相處是悌道,延伸出來就是尊敬長輩,尊師重道,所以學生如何事奉老師也是悌,這是師道。孝道是根,師道是本,中國傳統文化就建立在孝道和師道的基礎上。

  在世間,人天福報,美滿幸福,根在哪裡?根在孝道和師道。孝道和師道是平等的,相輔相成,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翅,一個也不能少。孝是道,悌是德,合起來就是道德。孝養父母是孝,奉事師長是悌。所以聖人之道只是孝道和師道的開展而已。人人孝親尊師,社會才會安定,人與人之間才能和睦相處,乃至能夠化解種種衝突,維護世界和平。

  >>續載中……

  ─恭錄自淨空老和尚講演集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80)
 

五九、約薰習結成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此是指佛經所在之處。前文是說法的人,為人說四句偈;處所就是如佛塔廟,即三寶所在之處。這個地方是講經所在之處,也是三寶所在之處;同修家裡有幾本佛經,就是三寶所在之處,就有龍天善神保佑。是故,我們對於經典要尊重供養,才得善神的保佑。

1.『經』,本有路徑之義。『典』,軌則之義。本經所說,皆是發菩提心者不易之正軌,共遵之覺路。故此經所在之處,便是寶所。佛及一切賢聖,莫不在此。

  『「經」,本有路徑之義』。此是凡夫成佛之路、破迷開悟之路、離苦得樂之路、轉凡成聖之路,所以經典有道路之的意思。『「典」,軌則之義』。典像軌道一樣,火車有軌道,才不會走錯。

  『本經所說,皆是發菩提心者不易之正軌,共遵之覺路』。《金剛經》在佛法中,如此被人尊重,道理就是一切修學大乘者,皆必須遵守本經的原理原則。原理原則就是軌道、覺路的意思,一定要遵守。

  無論修學那個法門,修淨土的,若不遵守,心裡有牽掛、有住,就不能往生。學密的、持咒的,如果心有住,三密相應你決定得不到。參禪的,心若住,決定不會開悟,決定不會見性。可見,無論修學任何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不能違背這個原理原則,如此修行方會有成就。參禪的,會開悟;持咒的,會得三密相應;念佛的,會得一心不亂;學教的,也能大開圓解。離開此原理原則,都不能成功,所以這部經就被大眾所尊敬。

  『故此經所在之處,便是寶所。佛及一切賢聖,莫不在此』。諸位要懂得,真實的法寶,不是一切佛菩薩都在你這個地方;而是一切賢聖修行證果的原理、原則、方法在此。他們如何成佛的,如何成菩薩的,如何成羅漢的,理論與方法都在此,是故此經尊貴。我們對這部經典要尊重,護法善神就尊敬我們;要不尊重經典,護法善神遠離我們。

2.『若尊重弟子』,是統謂一切賢聖、菩薩、羅漢,盡攝在內,不必分別專指也。總明此經殊勝,在處處貴,在人人尊而已。

  『「若尊重弟子」,是統謂一切賢聖、菩薩、羅漢,盡攝在內,不必分別專指也』。不必專指,大概是講文殊、普賢、舍利弗、目犍連。「專指」與金剛經》的宗旨不相應。金剛經》是離相,專指那個人,就變成著相。「尊重弟子」通指所有的佛弟子,包括沒有斷惑證真的,就連我們都包括在其中。只要聽到金剛經》能生一念歡喜心,就得一切諸佛護念,一切善神擁護。如果真的能受持,依照修行,當然更殊勝。因為這一念善心,一片光明!以現代科學家的說法,這是強烈的磁場,很大的能量,這一念歡喜心,與一切賢聖感應道交。

  『總明此經殊勝,在處處貴,在人人尊而已』。這兩句確實說明世尊說此段經文的意義。經典所在之處所,處所尊貴;讀誦受持此經之人,此人尊貴。世間凡夫肉眼不識貨,不知道這個人尊貴。現代人認假不認真,聽騙不聽勸。現在發大財、作大官、地位很高的人,走到那裡,人家很尊敬他。真正的高人,肉眼凡夫不認識,反而輕慢他。然而諸天鬼神的眼睛很明亮,他們尊敬。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明對治習氣
 

  念佛,心不歸一,由於生死心不切。若作將被水沖火燒,無所救援之想,及將死將墮地獄之想,則心自歸一,無須另求妙法。故經中屢云:思地獄苦,發菩提心。此大覺世尊最切要之開示,惜人不肯真實思想耳。地獄之苦,比水火之慘,深無量無邊倍。而想水沖火燒則悚然,想地獄則泛然者,一則心力小,不能詳悉其苦事;一則親眼見,不覺毛骨悚然耳。(正)致包師賢書

 
倫理道德:不講學,哪來的太平盛世?
 

  中國社會幾千年的長治久安,一直到今天這個國家、民族還存在,還沒有滅亡,靠什麼?確實是靠家。中國的家,對國家社會做出最偉大的貢獻。古代的教育不是國家辦的,都是每一家辦的,培養人才是自己的家學。國家只是開科取士,就是辦考試,來選拔人才。縣,考秀才,這個縣辦的考試,考中的時候,秀才;省,考舉人;中央辦的考試,考進士。在從前學位最高的是進士,舉人、秀才。秀才最優秀的有做到縣長的,多半是做幕僚;舉人這樣的身分,從政的話,大概都是縣市長;進士的地位就高了。退休之後回家養老,所以它社會不亂。從前帝王真的叫垂拱而治,只要每個人把家庭管好,人就都教好了,人人是好人,無論幹什麼事情都是好事,沒有人幹傷天害理之事。

  家庭教育首先是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因為沒有這個教育基礎,這個家會亂。你想,一家一、二百人生活在一起,不好管,所以規矩非常嚴格。大家庭的好處就是育幼跟養老;缺點,沒有像現在人這麼自由,那是絕對不可以的,家庭是有規矩的,從上到下個個都要遵守規矩。《弟子規》是共同的規矩,每一個家庭必須要學習的。除《弟子規》之外,每個家庭有它自己的家規,這些資料都寫在家譜裡頭。你看看家譜裡頭都有家訓、家規,那就是屬於這一類的。老祖宗定的,人人要遵守,違犯的有處分,家法處分。所以家整齊了,家齊而後國治。

  古時候念書的人,他們希望從事哪個行業?做官,從政。從政這個行業是世間人最羨慕的行業,為什麼?地位很高,地方領導官,官員;待遇很好;第三個,他沒有事情做,沒有案子辦,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一個月要有二、三件案子就很多了,你們這個地方怎麼會這麼多事?人都被家裡教好了,所以縣官寫幾個匾額送到人家庭,這家庭子弟好,表揚他們、獎勵他們,讓家家都向他學習,他做社會好榜樣。子弟參加考試,考取舉人、考取進士,縣官一定會送匾額掛他家裡去,「進士及第」,慶賀他,這就是家裡出人才了。

  有不做官的,一生從事於教學,辦一個書院,那就比家學的範圍大,能夠收所謂是天下人才,喜歡研究學問的在一起。這個就稱什麼?我們今天講高等學府。它不是像現在大學有很多科系,沒有,它的科目只有幾種,有老師傳授,有自己去研究,講學、著書,傳播文化,這也是個了不起的大事業。文化興了,人人都明理,人人都懂規矩,社會就祥和。今天世界社會動亂,主要就是文化、教育沒有了。倫理的教育沒有人講,道德的教育沒有人講,因果的教育沒有人講,宗教的教育沒有人講,問題全出來了。這四種教育要是昌盛,人心是平和的,人心是善良的,社會自然安定祥和,太平盛世這麼來的。不講學,哪來的太平盛世?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一一集)2013/3/8 檔名:02-040-0211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20)
  
 

清朝崑山周夢顏安士氏述/民國蓬島思尼子新譯

【下附徵事】

 決獄平恕【唐書】

  唐朝貞觀元年,青州有人謀反,逮捕滿監獄的人。皇帝詔令,派薛仁師再次查核。仁師到達之後,除去所有嫌犯的杻械枷鎖,並且供給他們飲食和洗澡水,只定了幾個帶頭的人的罪。孫伏伽懷疑他平反的人過多,仁師說:「大凡治理獄政,應當以仁愛寬恕為根本,怎麼可以為了自己免受責難,明知他們受到冤枉而不搭救呢?如果這樣做違背了上級的意思,即使是以身殉職,也是自己所願意承擔的。」後來皇上下詔派人查問,才知道平反的人果然是冤枉的。

【按】司寇龔芝麓注疏說:「自古以來,重罪輕罰的罪過,本來就輕於輕罪重罰。現在承辦審案的各級官員,所引用的法律條文不相同,判罪稍輕就要被彈劾問罪;於是審案的官員,只顧自己的功名,而不顧他人的性命,寧可從重判刑。而自己得到保全的方法,就在於別人的死亡呀!如果審案的各級官員,果真曲從私情而枉顧法律,受到彈劾問罪是應該的;如果只是判罪稍輕,以及替人平反得不恰當,應該一律免予彈劾懲處,這樣法官才沒有後顧之憂,而處理案情就可以較為明確公平了。」龔先生真是個仁厚的人,他的後代必定會昌盛啊!

 辨雪冤獄【金史】

  劉肅在金國當官,有人偷盜公款、羅緞和寶珠,盜賊沒有抓到,於是連續扣押珠寶商人、中介人及管理庫藏的小官,共計十一人,刑部議定判處重刑。劉肅說:「並沒有真正的偷盜犯,殺了他們太冤枉。」金國國王大為憤怒,劉肅申辯得更加認真,使囚犯免於死罪,後來受封為邢國公。

【按】平反冤獄,誰沒有這個心思,只是害怕觸怒上司,遭到協助的官員妒忌,所以想說卻又不敢罷了!更何況是批逆鱗、踩虎尾等觸怒君王的事呢?劉君實在沒有人可以比得上。

 三子皆貴【勸懲錄】

  明朝的盛吉,擔任廷尉的官職,斷案從來不會冤枉或延誤。每到冬天判決囚犯時,妻子就會拿著燈燭,而盛吉拿著罪人名冊,兩人相對落淚。妻子告訴盛吉說:「您替國家執行法律,不能任意判人家的罪,連累到子孫。」掌理獄政十二年,國人都稱讚他公正寬厚。他家庭院的樹上忽然有白鵲來築巢生子,人們都認為是吉祥的徵兆。後來生了三個兒子,都非常顯貴。

【按】唐太宗對身邊的臣子說:「古時候使用刑法時,君王為此而撤樂減食。我的宮廷之內並沒有常設的奏樂娛樂,但是每每因為用刑的事,而不忍心喝酒吃肉。」做官的人為何不知道要這樣存心呢?

 不逮婦女【不可不可錄】

  王克敬擔任兩浙鹽運使。溫州押來一批鹽犯,裡面有一個婦女一同被押來。王生氣地說:「哪有抓婦女走上千里路,而和押送人員混雜在一起的呢?從今以後,不能再逮捕婦女!」於是將此定為法令。

【按】王克敬一念的仁愛,所保全的婦女很多。由此推論,不只是婦女,就是老人、病人、殘疾、僧尼、道士,凡是有體面的人,一概不能輕易逮捕。

 執法無後【功過格】

  明朝末年,高郵州的徐某,官位做到郡守,執法清明耿直,每次差役違反期限一天,就鞭打五板。有一個差役違限六天,要責罰三十板,乞求寬恕卻不允許,竟然死在杖下。他的兒子年紀還很小,聽到父親去世,也受驚而死。他的妻子痛苦不堪,也上吊身亡。徐某解職還鄉,身邊只有一個兒子,他非常地疼愛,忽然生了病,對他的父親說:「有人追我。」一會兒罵道:「我有什麼大罪過,而須殺我一家三口!」說完就死了,徐某最後斷絕了後代。

【按】清廉的官往往不能享有後福的,大抵多因執法的關係罷了!徐某當日難道不是自誇賞罰嚴明嗎?最後卻有三個人枉死,而自己的兒子也隨後死亡,真是悲哀啊!

  >>續載中……

 
心得交流:eb30919同學的學佛心得
 

標題:長時薰修有益處

  阿彌陀佛!本週弟子學習完成了《認識佛教》並提交了修學報告,現在已開始學習《弟子規》。突然就想到了弟子規上的一句話「功夫到,滯塞通」,有了以下體悟:

  弟子規第三課中講「心有根本」時講到『真誠心』,舉了真誠的孝心的例子。

  孝,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如溝通、勞動。與父母交流更能增進彼此的感情,多勞動會在此過程中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對自己的愛。弟子以前太粗心大意,把這些通通忽略掉了,所以才會出現孝心發不出來的情況。

  孝,如果只是停留在物質上會有些膚淺。弟子上次假期回家給父母帶了禮物,他們都很高興,但是只有弟子心裡知道,這很敷衍。因為回家後自己幾乎沒做過家務,也不願意陪母親逛街,多半在母親多次要求下才會不情不願地出門。和父母的溝通也通常是他們說,弟子聽。他們想聽聽弟子在學校的見聞,弟子卻說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內心深處不太願意與父母交談。其實所見所聞,如果有心講是可以講很多的。(所以由此可以看出自己真的是沒有用真誠心對待父母。)

  曾經弟子有一段時間還直接批評過父母教育方式不對,其實這是弟子沒有能夠體諒父母而有的表現。母親曾有一段時間在工作中常遇到不順心的事。她一直忙碌辛勞,都是為了我們這個家庭,很不容易。弟子卻因為那時有疑問向母親請教,母親回答的態度不耐煩,也沒有解決弟子的疑問而在心裡責怪母親。現在想想,很不應該。自己應該多體諒母親的。這是從閔子騫「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的心胸中受到觸動後所獲的啟發。

  接著弟子規中又講了『清淨心』,放下自私自利,就能遠離財色名食睡。(因為如果事事都不為自己,就不會想到名聞利養了。)薰習傳統文化以來,弟子的正知正見在逐漸建立。淨空老法師所講的,「電視天天在教人們殺、盜、淫、妄。」這時候仔細想想,真的是這樣。弟子將所從小到大看過的電視劇逐一梳理,完全與財色名食睡相應,其中財色名最為嚴重。自己曾經就是在這種薰習下慢慢偏離正知正見的。弟子小時候沒有接受到紮根教育,所以現在體會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真的是太重要了!

  因此,又回想到「孝」。孝字上下拆分來看,上面是歷代祖宗,下面是子孫後代。現在的教育如果在我們這一代手中斷掉,對不起祖宗,也對不起子孫。因此弟子有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唯有好好學習,才能有能力、有機會去「為往聖繼絕學」!

  弟子深感自己習氣深重,改正錯誤也不是一下就完成的,有反覆犯錯的情況。但是想到弟子規中的教導「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弟子又信心十足地去落實經中教誨了。所以聽經(長時薰修)能使自己平時要犯錯時能夠記起經中教誨,寫報告、寫心得能讓自己有意識地結合近期所學反省自己進而改正。另外,弟子本週念佛不夠。想到老法師所說的『人生頭一樁大事就是「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所以從現在開始要好好念佛。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禮佛時,有時會看到佛菩薩的形象很凶惡,而心中感到恐懼,請問這是什麼原因?應如何克服?

答:佛經當中常講,境隨心轉。為什麼別人看到佛像都很慈悲,你看到佛像會凶惡?一定是自己不善的心把那個相變成不善,這是真的。《十善業道經》上給我們講的,心善、念頭善、言行善,你就沒有一樣不善。都是在平常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裡面認真去修行,把自己不善的修成善,就對了。

問:請問歷代祖先的牌位,是單指這一生的歷代祖先,或包括生生世世的祖先?

答:中國人過去有家譜,家譜裡面有記載的;在家譜之前,還沒有記載的,當然還有祖先。這是歷代祖先第一個定義。那個生生世世就是佛講的一切眾生,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是自己過去父母、未來諸佛,這個範圍就大了。《戒經》裡面有講,「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生生世世都有家親眷屬的關係。

問:如果包括生生世世的祖先,那麼家中每個人是否都應該為各人的歷代祖先立牌位?

答:所以佛法迴向,最後是迴向法界眾生,那就全部都包括。你看我每天早晚課做功課的時候,我立的一個牌位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尊神」。我立這樣一個牌位,這就統統包括在其中。

問:如果僅包括今生的祖先,是否以家中一人為代表立牌位即可?

答:家裡面立祖先牌位的時候,我們後裔一個人,或者是家裡面兄弟姐妹一起,也都可以。

  (節錄自21-342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amtbhk1@budaedu.org.hk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amtb@amtb.tw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相關資訊。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amtb@amtb.tw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amtb@amtb.tw